
诗人爱默生曾说:“大自然永远在等待,只为向奔跑的人展示她的全部。”
而在2025北京建工海淀马拉松的赛道上,跑者奔跑的不仅是一条42.195公里的赛道,更是一条贯穿海淀千年生态脉络的绿色走廊,串联起一片由水脉、林田、湿地与城市共生的“生态链”。
比赛中,一万名跑者从中关村壹号出发,沿着赛道逐渐北上。从金叶层层尽染的银杏大道,到鸟影翩跹的湿地公园;从黄金浪涌千里的京西稻田,到被光伏点亮的科技园区——2025北京建工海淀马拉松的赛道,正像一条灵动的绿脉,将西北旺镇、温泉镇、苏家坨镇、上庄镇四座特色城镇串联起来,让跑者在前行中触摸海淀“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”的完整生态链,见证这座科技创新之城“古今辉映、绿满京华”的生动图景。
西北旺镇
科技与绿意的共生密码
展开剩余89%赛道起点所在的西北旺镇,不仅是硬科技企业的聚集地,更是隐藏在城市肌理中的“绿肺”。
当万名跑者从起点中关村壹号出发,最先闯入视野的,是这座“硬科技创新中心”里藏不住的绿意。总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园区内,汇聚了小马智行、滴滴自动驾驶、微纳星空、工大卫星、中科星图维天信、未来导航等知名企业。中关村壹号所在的永丰基地更是聚集了四维图新、北斗星通、新华三等知名企业及集成电路设计院、石墨烯研究院、中船研究院等机构。正是这些科技力量的集聚,共同构筑起西北旺坚实的创新生态。
与此同时,园区更是用35600余平方米绿地编织出“科技+生态”的独特底色——1000余株乔木撑起绿荫,510余株灌木点缀其间,3500平方米色带随季节变换色彩,让钢筋水泥的建筑群落多了几分自然的温柔。
西北旺镇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部核心区,区位优势明显,镇域内有商务楼宇286栋,拥有中关村壹号、集成电路设计园、用友软件园等14个产业园区,注册企业1.7万余家,入驻企业1250余家,上市公司总部27家,新三板挂牌企业总部16家,独角兽企业2家,专精特新81家,国家专精特新重点“小巨人”26家,高新技术企业403家(包含国高新285家),涵盖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、金融科技等领域。
秋日的西北旺,风里既有科技的新锐气息,也有草木的清新芬芳。当跑者穿梭在永丰路的林荫道上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,远处的楼宇玻璃幕墙倒映着蓝天白云,仿佛一幅“科技为笔、自然为纸”的动态画卷,诉说着海淀“以绿为基、以创为魂”的发展之道。
在这里奔跑,你能感受到科技与自然并非对立,而是共生。
西北旺镇通过“一横一纵”路网绿带,将园区、社区与生态空间无缝衔接,展现出海淀作为“科创高地”亦是“生态样本”的独特气质。
温泉镇
山水林田间的生态诗篇
“三面环山皆翠绿,一渠碧水穿镇流”,用来形容温泉镇再贴切不过。当跑者的脚步从西北旺迈入温泉镇域,眼前的景致瞬间切换——京密引水渠如一条碧绿的绸带横贯东西,生态林化作绿色屏障守护着城镇,让这里成为天然的“城市氧吧”。
跑过画眉山滨水公园,栈道旁的芦苇随风摇曳,偶尔有水鸟掠过水面,激起一圈圈涟漪;穿行在温泉慢行绿廊,脚下是平整的步道,身旁是错落的花木,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,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,感受“人在画中跑”的惬意。每一处生态景观,都藏着温泉镇的用心:村庄腾退地块变身万平方米绿地,种上乔木灌木,地区“兴泉汇”商业品牌融入“青春范、科创风、烟火气”的生态理念,让居民在购物休闲时也能亲近自然。
更动人的是,温泉镇的生态之美里还藏着文化的温度。曹雪芹小道旁的树木已亭亭如盖,黑龙潭龙王庙的古建倒映在水中,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的松柏见证着岁月变迁。当跑者沿着这些历史遗迹奔跑,仿佛能听见自然与人文的对话。
运动活力与生态美景、文化底蕴交融,成为温泉镇独有的生态名片。奔跑于此,你能感受到“红楼文化”与“古莲精神”浸润的生态底色,也能在绿廊中与骑行、健走的市民擦肩而过,见证一座城镇如何将生态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活力。
这座城镇,从不把科技与生态视作对立面。在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、中关村翠湖科技园·云中心等多个科技园区内,产业高地与绿色生态达成了奇妙平衡。跑过这里的每一步,都能感受到“创新”与“环保”的同频共振。
苏家坨镇
山湖同频的天然氧吧
如果说温泉镇的生态是“精致的画卷”,那苏家坨镇的生态便是“壮阔的长卷”。这座海淀区面积最大的城镇,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体系完备,山区占镇域面积的2/3,以凤凰岭、鹫峰和阳台山的自然风光最为知名。
全镇有生态林3.7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58.67%。跑过苏家坨的赛道,就像穿越一场生态盛宴:西部沿山的凤凰岭景区,奇石林立、林海茫茫,秋日的红叶将山峦染成绚丽的色彩;阳台山景区里,数百种植物层层叠叠,从山脚到山顶,景致随海拔变换出不同的韵味;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内,古松挺拔、山泉潺潺,朝阳观音洞藏在密林深处,留存着岁月沉淀的印记。
而东部平原的稻香湖景区,600多亩水面波光粼粼,岸边的稻田在秋风中翻滚着金黄的稻浪,与远处的青山、近处的芦苇构成一幅绝美的田园图景。
这里的生态之美,还带着“历史的厚度”。大觉寺里,千年银杏的枝叶如伞盖般舒展,三百年玉兰在秋日里酝酿着来年的花期;醇亲王墓、孚郡王墓的翠柏成林,巍峨的大殿见证着时光流转;北安河烈士纪念堂的红色印记,让生态美景多了几分精神的重量。
跑过这些历史遗迹旁的赛道,仿佛能触摸到海淀生态“千年传承”的脉搏——从辽代的寺庙造林,到如今的生态保护,苏家坨镇始终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绿意,让千年生态链在新时代焕发新生。
上庄镇
湿地相伴的水韵稻香
赛程后半段,将跑入翠湖北环路,进入上庄镇。画风从“山林的壮阔”切换为“水乡的灵动”。
这座海淀区最北端的城镇,由7000余亩水域、120.89公里河道沟渠交织成“北方水乡”的模样。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更是这里的“生态明珠”——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,这里累计监测到309种野生鸟类,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5种,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6种,已成为北京市区最大的鸿雁、苍鹭、普通鸬鹚的自然繁殖场所。
而最让人难忘的,莫过于赛道旁的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。这片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稻田,曾是清朝的皇家贡米,由康熙、乾隆皇帝亲自选育与推广的故事,至今仍在民间流传。如今,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曳,9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,极危物种黄胸鹀、濒危物种遗鸥也把这里当作“家园”。更难得的是,稻田里引入了无人农场数字化管理云平台,节水节药、增产增效的同时,也让“古老御稻”与“现代科技”碰撞出奇妙的火花——跑过这里,既能看见农耕文明的印记,也能看见生态农业的未来。
上庄镇的生态之美,还藏在“细节里”:南沙河、北沙河的水质清澈,岸边的草木郁郁葱葱;京林上庄蔬艺园里,有机蔬菜长势喜人;曹氏风筝、京西皮影等非遗文化与生态景观交融,让“稻香花海”的品牌多了几分文化韵味。
在这里奔跑,跑者将与白鹭齐飞、与稻浪同行,就像走进一场“生态+文化+科技”的融合体验,感受海淀生态“守正创新”的活力。
生态海淀
不只是风景,更是奔跑的底气
海淀区森林覆盖率35.56%,全区公园总数达143个,累计建成绿廊绿道289.2公里;同时,耗时六年建成的六大片区水系循环网,日最大补水能力达69万立方米……这些数字背后,是海淀作为“生态示范区”的坚实底色,也是马拉松跑者能够自由呼吸、安心奔跑的保障。
从西北旺镇的“科技绿”,到温泉镇的“山水绿”;从苏家坨镇的“森林绿”,到上庄镇的“稻田绿”……当奔跑的脚步踏上浸润千年的土地,当急促的呼吸融入负氧离子充盈的空气,每一步都踏在千年生态链的脉搏上,每一公里,都是与海淀绿意的深情相拥。2025北京建工海淀马拉松的赛道,不仅是一条跑步路线,更是一条串联海淀千年生态链的“绿色纽带”;这一段42.195公里的征程,不单单是体能的较量,也是一次与海淀生态肌理的深度对话。
这场马拉松,成为令每一位跑者难忘的“生态之旅”——他们记住的,不仅是冲线时的喜悦,还有海淀那片浸润千年、生生不息的绿意。我们以奔跑之名,见证生态海淀的绿脉觉醒!
来源:海淀马拉松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